MEMBER系所成員
林妙容副教授

-
-
電子信箱
mjlin@ncnu.edu.tw -
校內分機
#2876 -
學 歷
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諮商教育博士 -
研究領域
諮商師教育與督導、兒少創傷議題、遊戲治療實務與督導
-
-
期刊論文
- 蔡毅樺、林妙容(2023)。親子遊戲治療在台灣實踐之適用與限制 – 從華人父母的角色與義務角度探析。輔導季刊,59(1),P13-24。(通訊作者)
- 朱思綺、林妙容(2020)。三折肱成「梁」醫:一位資深遊戲治療師由督導實務之照見。台灣遊戲治療學報,第九期,27 - 50。(通訊作者)
- 高宛琳、林妙容(2018)。接受遊戲治療督導之經驗探究。台灣遊戲治療學報,第七期,35-57。(通訊作者)
- 陳慶福、林妙容(2018)。諮商初期晤談感受與諮商滿意之研究:以大學諮商中心焦慮依附風格傾向之學生為例。臺灣諮商心理學報,6(1),1-20。(通訊作者)
- 陳慶福、林妙容(2018)。中文晤談評量問卷(C-SEQ)內部結構之探討。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32),79-97。(通訊作者)
- 謝政廷、林妙容、許智傑(2015)。目睹婚姻暴力兒童團體遊戲治療歷程之探究。台灣遊戲治療學報,第四期,47-74。(通訊作者)
- 林妙容(2014)。目睹婚姻暴力兒童之遊戲治療歷程。教育實踐與研究,27(1),1-30。(TSSCI)
- 林妙容、蔡毅樺(2014)。安置機構保育員接受心理諮詢之替代親職角色壓力改變初探 - 以照顧參與性侵害預防教育團體之六位男童為例。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27期。27-56。
- 林妙容、鄭如安(2014)。國小教師參與親子遊戲治療訓練團體之經驗探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7(2),1-22。
- 陳佩宜、林妙容(2012)。網絡合作於少年虞犯處遇之應用。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4(4) ,1-13。
- 鄭如安、林妙容(2011)。寄養母親親子遊戲治療訓練團體之療效因子分析。台灣遊戲治療學報,第一期,173-220。(通訊作者)
- 蔡毅樺、林妙容(2011)。目睹婚姻暴力兒童手足遊戲治療之互動行為分析。台灣遊戲治療學報,第一期,47-86。(通訊作者)
- 謝政廷、許智傑、林妙容(2010)。國小喪親兒童在表達性治療的變化情形之個案研究。台灣心理諮商季刊,2(4),1-24。
- 葉建君、林妙容(2010)。從全人健康觀點看諮商心理師的自我照顧。諮商與輔導,第289期,13-17。
- 吳京玲、林妙容、李信(2009)。大學生核心能力培育之研究 – 以「探索、體驗與自我成長」通識課程為例。通識教育學刊,第四期,121-144。
- 許仲輝、林妙容(2006)。生活適應困擾之智能障礙個案在個人中心遊戲治療改變歷程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第20期,121-152。(TSSCI)
- 黃雅羚、林妙容(2005)。青少年自傷經驗發展歷程之分析研究 – 以五個個案為例。諮商輔導學報,第十二期,101-124。
- 黃雅羚、林妙容(2004)。安置機構內青少年自殘行為成因與介入策略。學生輔導,90期,81-88。
- 林妙容(2003)。An empirical study of attachment in adolescence. 諮商輔導文粹,第八期,109-128。
- Baldo, T. D., & Lin, M. J. (2001). Contraceptive use among adolescent males.Awareness, Fall, 17-22.
研討會論文- 游菀緗、林妙容(2023)。諮商實務學習的本土化反思 - 以「諮商實務」課程為例。發表於第七屆社會科學本土化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本土諮商心理學學術研討會,彰化(2023, 11, 4)。
- 游菀緗、林妙容(2023)。大學生社會實踐之專業學習、自我成長與反思–以陪伴埔里山城足球俱樂部兒童為例。發表於2023年新實踐暨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國際研討會,南投(2023, 9, 23)。
- 蔡毅樺、林妙容(2021)。從華人父母之角色與義務談親子遊戲治療在台灣實踐之助益與困頓。發表於第四屆社會科學本土化學術研討會暨第五屆本土諮商心理學學術研討會,彰化(2021, 10, 02)。
- 陳佩宜、方惠生、林妙容(2019)。目睹兒少團體系統合作處遇模式之成效初探。發表於2019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年會,彰化(108, 10, 19)。
- 林妙容、張力亞(2019)。鄉村教育中兒童心理成長之陪伴學習:以「知心挑米夫」的社會實驗為例。發表於2019新實踐暨台日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108,9, 5)。
- 林妙容(2018)。從社會影響力初探知心挑米夫的社會實踐。發表於2018大學之社會責任國際學術研討會,埔里(107, 4, 28)。
- 高宛琳、林妙容(2016)。接受遊戲治療督導之學習經驗初探。發表於2016年遊戲治療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台灣遊戲治療學會年會:生態系統導向的遊戲治療實務整合,台南(105, 11, 20)。
- Lin, M. J. (2016)。Buddhism-inspired Creativity in the aftermath of a Taiwan Earthquake.It was presented at the 2016 APA Annual Convention in Denver (August 7, 2016).
- 陳曉晴、林妙容(2016)。共老、伴老、養老、終老的『家』:論遭逢921地震之老人於埔里菩提長青村之本土療癒經驗。發表於2016年本土諮商心理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含攝文化下的諮商心理學,南投(105, 08, 2-4)
- 陳慶福、林妙容(2016)。諮商初期的晤談感受與諮商滿意之關係探究。發表於銘傳大學諮商與工商心理學2016學術與實務研討會 – 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的融合與應用,台北(105, 04, 30)。
- 黃雅君、陳曉晴、林滄耀、林妙容(2015)。青少年參與毒癮戒治體驗式教育團體之學習歷程分析。發表於第六屆兩岸四地大專院校心理輔導與諮商高峰論壇,台北(104, 11, 02)。
- 高宛琳、黃雅君、林妙容(2015)。安置少年體驗式教育團體之成效評估。發表於2015華人兒童暨青少年諮商與心理治療國際學術研討會,屏東(104,05,02)。
- 朱思綺、林妙容(2014)。ADHD兒童在遊戲歷程之改變 - 以系統合作的角度。發表於2014台灣遊戲治療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南(103, 11, 02)。
- 林妙容、洪素珍、謝懿慧、張心怡(2013)。兒童少年家內性侵被害人社工處遇之探討。發表於2013性別暴力預防與治療國際學術研討會,屏東(102, 11, 2)。
- 謝政廷、許智傑、林妙容(2010)。目睹婚姻暴力兒童之遊戲主題與繪畫作品象徵性之初探研究 – 以一對目睹婚姻暴力兄弟為例,發表於2010台灣遊戲治療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新竹(99, 12, 19)。
- 蔡毅樺、林妙容(2010)。安置機構內保育員接受親職諮詢之成效評估 – 以參與性教育團體之六位男童為例,發表於2010台灣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年度聯合會,台北(99, 12, 5)。
- 林妙容、洪素珍(2010)。安置機構性侵害事件處遇之研究,發表於2010台灣 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年度聯合會,台北(99, 12, 5)。
- 蔡毅樺、林妙容(2010)。安置機構保育員接受親職諮詢之親職壓力改變初探 –以參與男童性教育團體方案之智能障礙者為例,發表於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年會,彰化(99, 10, 16)。
- 梅惪惠、林妙容(2010)。未婚女性非預期懷孕及人工流產之心理調適,發表於2010第二屆國際心理治療研究學會台灣分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埔里(99, 9, 4)。
- 吳京玲、林妙容(2009)。大學生核心能力融入通識教育之課程規劃與成效分析。發表於通識教育與大學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98, 3, 20)。
- 謝政廷、許智傑、林妙容(2008)。國小喪親兒童於表達性治療中復原歷程之個案研究。發表於遊戲治療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彰化(97, 12, 14)。
- 鄭如安、林妙容、陳春曲(2007)。親子遊戲治療團體療效因子及成員改變內涵之分析研究—以寄養媽媽為例。發表於表達性藝術治療研討會,台北(96, 6, 8)。
- 林家如、林妙容(2005)。身體受虐兒童在遊戲治療中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發表於遊戲治療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彰化(94, 12, 10)。
- 林妙容、鄭如安、孫幸慈(2005)。目睹暴力兒童諮商介入模式之探究。發表於目睹暴力兒童及少年學術與實務交流研討會,台北(94, 10, 21)。
- Lin, M. J. (2005). Analysis of play themes change in play therapy with a physical abused child. It presented at the 7th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Psychotherapy in Taipei, Taiwan.
- 林妙容、鄭如安(2003)。「國小教師遊戲治療訓練方案」設計與成效評估之研究。發表於中國輔導學會年會,台北。
- Sun, H. T. & Lin, M. J. (2003). The interaction and the process of change of the ADHD child in the group play therapy. It was presented at the 20th Annual Association for Play Therap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Norfolk, Virginia. (October 10, 2003).
- Lin, M. J., & O'Halloran, T. M. (1999).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ounselor Education:Reflec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It was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for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National Convention in New Orleans (October 29th, 1999).
專書、譯作與書評- 林妙容總校閱 / 許智傑、謝政廷譯(2023)。督導好好玩。新北市:心理。
- 林妙容、張力亞(2021)。鄉村教育中兒童心理成長之陪伴學習:以「知心挑米夫」的社會實驗為例。載於江大樹、張力亞(主編),建構水沙連學 - 暨大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行動研究(頁301-318)。南投縣埔里鎮: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林妙容、方惠生(2018)。合作平台從社區諮商開始。載於蕭文、田秀蘭(主編),台灣輔導一甲子(頁466-480)。新北市:心理。
- 林妙容(2018)。社區諮商。載於蕭文、田秀蘭(主編),台灣輔導一甲子(頁224-227)。新北市:心理。
- Lin, M. J. & Cheng, J. A. (2017). Play therapy in Taiwan. In A. F. Y. Siu & A. K. L.Pon (Eds.), Play therapy in Asia (pp. 219-233).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 林妙容總校閱 / 許智傑、謝政廷譯(2011)。來畫圖吧!從分析心理學的觀點了解兒童繪畫與遊戲的意義。台北:心理。
- 洪素珍、林妙容審閱 / 陳郁夫、鄭文郁等人譯(2010)。哭泣的小王子:給童年遭遇性侵男性的療癒指南。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國科會及其他計畫獎助:- 林妙容、洪素珍(2012)。內政部兒童局101年度「兒童及少年家內性侵害被害人社工處遇模式之研究 – 安置評估與創傷復原」成果報告。
- 洪素珍、林妙容、郭玲君、徐依婷(2010)。內政部98年度「發展特殊身心狀況院童性侵害研究防治方案暨性侵害輔導專業人員培力計畫」成果報告。
- 林妙容(2007)。目睹婚姻暴力兒童在策略取向個別遊戲治療中改變歷程與療效因子之分析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 96-2413-H-260-006)。
- 林妙容(2006)。目睹婚姻暴力兒童團體諮商介入模式建構與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 95-2413-H-26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