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系所成員
楊國賜榮譽講座教授

-
-
學 歷
- 倫敦大學 博士後研究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博士
-
研究領域
教育哲學與思想、教育行政與政策、比較教育、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終身教育
、教育學等。
-
-
專書及專書論文. 楊國賜(2018)。高等教育的藍海策略。師大書苑。
…
. 楊國賜(2002)。新世紀教育改革的回顧與前瞻。載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 論。台北:學富文化事業公司。
. 楊國賜、黃光雄、王如哲、李新鄉等(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文化重建之研究。 台北:財團法人李連教育基金會。
. 楊國賜主編(2001)大學教育的現況與前瞻。教育部。
. 楊國賜主編(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
. 楊國賜、柯正峰(2000)我國終身學習社會之建構。李建興主編。林清江先生教育思想與實踐。麗文文化事業公司。235-266。
. 楊國賜(1999)教育革新與現代化。四版。師大書苑。
. 楊國賜(1995)社會教育的理念。三版。師大書苑。
. 楊國賜(1994)系統分析在教育革新的應用。四版。水牛出版社。
. 楊國賜(1992)推動終身教育,促進國家發展。載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成人教 育與國家發展。師大書苑。339-378。
. 楊國賜(1991)成人教育原理在家庭教育之運用。榮譽輔導員訓諫叢書。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
. 楊國賜(1990)教育專業。載黃光雄主編。教育概論。師大書苑。417-443。
. 楊國賜(1988)世界主要國家終生教育的發展趨勢。載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終生教育。臺灣書局。531-567。
. 楊國賜(1988)社會大眾藝文興趣取向之研究。教育研究報之四十六。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 楊國賜(1988)進步主義教育哲學體系與應用。再版。水牛出版社。
. 楊國賜(1988)文化中心工作手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楊國賜(1993)現代教育思潮。八版。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 楊國賜(1983)轉變中的社會教育。載郭為藩主編。當代教育理論與實際。五南圖 書出版社。
. 楊國賜(1981)我國的老人教育政策及其發展趨勢。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老人 教育。師大書苑。461-479。
. 楊國賜(1980)開放社會的社會教育政策。載中國教育學會主編。開放社會的教育 政策。臺灣書局。367-389。
. 楊國賜(1975)比較教育方法論。正中書局。
期刊論文
. 黃莉雯、楊國賜(2018)。從現代美學觀點探討幼兒園美感領域課程。學校行政雙月刊,116。75-92。
.楊國賜(2004.1)。新世紀台灣家庭教育的展望。中國家庭教育。73-80。 (第六屆2004 海峽兩岸家庭教育研討會)
. 楊國賜(2003)提昇大學教育品質,增進國際競爭力。教育資料與研究。54:75-86。
. 楊國賜(2002)大學社區服務的理念與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7:93-103。
. 楊國賜(2001)強化人權教育,培育一流國民。台灣教育。611:2-7。
. 楊國賜(2001)社會變遷與家庭學習。台灣教育。610:2-9。
. 楊國賜(2001)知識經濟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挑戰。嘉大校訊。第四期。
. 楊國賜(2000)我國大學教育發展的願景。銘傳校刊。39:42-45。
. 楊國賜(2000)成人教育指標之研究。臺灣教育。593:2-15。
. 楊國賜(2000)新世紀家庭教育的展望。成人教育。55:2-6。
. 楊國賜(1999)我國終身教育現況檢討與未來展望。教育資料集刊。-24:275-289。
. 楊國賜、黃明月(1999)我國成人教育指標之研究。社會教育學刊。28:87-140。
. 楊國賜(1999)教育的重建與新生。自立晚報。版 3。
. 楊國賜(1999)促進館際合作,推廣終身教育。高中教育。4:9-12。
. 楊國賜(1998)高等教育改革與國家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3:149-169。
. 楊國賜(1998)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師說。122:7。
. 楊國賜(1998)技職教師在終身學習社會體系中應扮演的角色。 商業職業教育季 刊。71:29-32。
. 楊國賜(1998)教育社區化與終身學習。中央日報。版 11。
. 楊國賜(1997)教育回顧與展望:我國教育脈動與世界教育趨勢。 國民教育學術演 講集。1:281-305。
. 楊國賜(1997)我國終身教育法制與實施途徑。教育資料與研究。15:26-34。
. 楊國賜(1997)談我國學校環境教育的發展。環境教育。33:2-7。
. 楊國賜(1997)圖書館與終身學習:第四十五屆會員大會專題演講。 中國圖書館學 會會訊。5-4:1-2。
. 楊國賜(1996)邁向現代化的教育建設。臺灣教育。541:2-10。
. 楊國賜(1996)推動終身教育,邁向學習社會。臺灣教育。551:2-9。
. 楊國賜(1995)當前臺灣地區老人教育政策與展望。臺灣教育。535:4-12。
. 楊國賜(1995)從比較教育的觀點論各國教育改革的方向與策略。臺灣教育。539:2-9。
. 楊國賜(1994)宗教與成人教育。成人教育。17:2-6。
. 楊國賜(1994)教師進修活動的具體作法。教師天地。68:35-40。
. 楊國賜(1994)我國教師在職進修制度改進芻議。教師天地。68:13-16。
. 楊國賜(1994)開拓人文教育的新境界。教與愛。46:8-11。
. 楊國賜(1994)追求卓越教育培育一流人才。臺灣教育。527:48-50。
. 楊國賜(1994)我國大學成人教育的政策及發展方向。臺灣教育。528:42-50。
. 楊國賜(1993)從世界教育改革動向論我國教育制度。臺灣教育。509:1-7。
. 楊國賜(1993)大學教育的現況與展望。教育研究。32:4-6。
. 楊國賜(1993)近年來我國教育改革的動向。臺灣教育。516:49-58。
. 楊國賜(1992)面對科技的衝擊,開拓人文教育之發展。成人教育。8:3-13。
. 楊國賜(1992)我國婦女教育的回顧與前瞻。家政教育。12:5-16。
. 楊國賜(1992)世界教師組織現況及其動向。臺灣教育。500:1-9。
. 楊國賜(1992)教育建設與區域均衡。研考雙月刊。172:10-15。
. 楊國賜(1992)我國成人教育的發展動向。中央月刊。25:24-25。
. 楊國賜(1992)提昇教師的專業知能與地位。現代教育。26:15-21。
. 楊國賜(1992)老人教育的精神與內涵。社教雙月刊。49:26-38。
. 楊國賜(1991)從家庭倫理教育談現代父母教養之道。臺灣教育。484:4-10。
. 楊國賜(1991)當前我國社會教育政策與發展取向。社教雙月刊。44:2-27。
. 楊國賜(1991)當前成人教育政策與發展方向。成人教育。3:7-11。
. 楊國賜(1991)二十一世紀成人隔空教育的新境界。成人教育。4:7-12。
. 楊國賜(1990)我國推動婦女教育的策略。臺灣教育。472:1-8。
. 楊國賜(1990)我國成人教育的現況與展望。臺灣教育。476:1-12。
. 楊國賜(1990)現代教育思潮發展的趨勢。教師天地。47:5-11。
. 楊國賜(1990)重視成人教育,提昇國民素質。社教雙月刊。39:46。
. 楊國賜(1990)我國未來成人教育的重要措施。社教雙月刊。39:4-7。
. 楊國賜(1989)開放社會中學校教育的調適。臺灣教育。457:25-31。
. 楊國賜(1989)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方向與任務。研習資訊。50:4-17。
. 楊國賜(1989)開放社會中學校教育工作的調適。教師天地。41:58-65。
. 楊國賜(1989)健全圖書館事業發揮社會教育功能。社教雙月刊。33:22-25。
. 楊國賜(1989)我國成人教育發展現況。社教。34:12-14。
. 楊國賜(1988)社會變遷中的青少年犯罪問題。國教研究。4:19-23。
. 楊國賜(1988)落實法治教育之道。訓育研究。27:21-24。
. 楊國賜(1988)臺北市設置社會教育工作站芻議。中等教育。39:13-17。
. 楊國賜(1988)我國未來高等教育的展望。臺灣教育。446:2-6。
. 楊國賜(1988)重視教師的權利提高教師的地位。中華民國教育。3:22-23。
. 楊國賜(1988)現代父母如何管教子女。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16:7-16。
. 楊國賜(1988)終身教育體系研究與規畫芻議。社教雙月刊。25-20-22。
. 楊國賜(1988)教師不是專業人員嗎?中華民國教育。4:4-5。
. 楊國賜(1988)縣市文化中心的現況及改進途徑。社會教育學刊。17:1-70。
. 楊國賜(1988)全國教育會為教師作什麼。師友。253:53。
. 楊國賜(1988)終身教育體系之研究與規畫。師友。253:13。
. 楊國賜(1988)三民主義與中國教育的現代化。三民主義學報。12:73-84。
. 楊國賜(1988)人文主義哲學與教育。教與學季刊。14:14-15。
. 楊國賜(1987)社會教育的新觀念與新方向。社教雙月刊。18:18-22。
. 楊國賜(1987)終身教育的理念。臺灣教育。437:1-6。
. 楊國賜(1987)成人教育學之發展及其理論基礎。社教雙月刊。19:18-25。
. 楊國賜(1987)現代教師如何建立專業知能與地位。師友。241:1-2。
. 楊國賜(1987)展望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教與學季刊。11:10。
. 楊國賜(1987)建立現代教師的專業知能與地位。中華民國教育。2:4。
. 楊國賜(1986)從社會學談圖書館的公共關係。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季刊。四卷二 期。
. 楊國賜(1986)先總統 蔣公對成人教育的重要提示。社教雙月刊。15:16-19。
. 楊國賜(1986)迎接「變動的挑戰」--滿足成人生活的基本需要。聯合報。特刊:版2。
. 楊國賜(1986)當前我國社會教育的問題及改進途徑。現代教育。1:148-157。
. 楊國賜(1986)歐美成人教育發展的趨勢。社教雙月刊。12:23-28。
. 楊國賜(1986)重視家庭倫理教育。教師研習簡訊。21:7-10。
. 楊國賜(1986)大專院校「國父思想」教學改進芻議。革命思想。61:5-7。
. 楊國賜(1985)從速研訂成人教育法。社教。6:15。
. 楊國賜(1985)邁向新世紀的教育。臺灣教育。414:1-4。
. 楊國賜(1985)從家庭倫理教育談現代父母教養子女之道。訓育研究。24:6。
. 楊國賜(1985)析論當前三民主義教育建設應循的方向。 三民主義學報。9:55-110。
. 楊國賜(1985)邁向終身教育的制度。社教。8:62-64。
. 楊國賜(1985)英國成人的教育機會。社教。9:65-67。
. 楊國賜(1985)展望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臺灣教育。420:2-5。
. 楊國賜(1985)第十二屆中日教師研討會及教育考察報告。 臺灣教育。420:54-59。
. 楊國賜(1985)國民中學訓育的社會基礎。訓育研究。24:18-19。
. 楊國賜(1984)終身教育的理論基礎。社教。3:65-67。
. 楊國賜(1984)終身教育的理念。臺灣教育。406:33。
. 楊國賜(1984)成人教育的哲學基礎。社教。4:65-67。
. 楊國賜(1984)建立有效的成人教育事業。社教。2:70-71。
. 楊國賜(1984)中華國教師待遇制度之現況問題。臺灣教育。405:42。
. 楊國賜(1984)擬定社會教育工作重點的方法。社教。3:16-20。
. 楊國賜(1984)現代學校圖書館的經營。教師研習簡訊。7:4。
. 楊國賜(1984)先總統 蔣公對成人教育提示。中等教育。35:7-13。
. 楊國賜(1984)改變成人教育的研究方法。社教。創刊號:65-67。
. 楊國賜(1984)終身教育的理念。社教。創刊號:31-37。
. 楊國賜(1983)民生主義社會建設中的成人教育。 師大三民主義學報。7:63-88。
. 楊國賜(1982)重視整體教育建立安和社會—以教育力量防止消弭犯罪。 幼獅月 刊。55:57-61。
. 楊國賜(1982)談大學聯招與保送制度。幼獅月刊。55:8。
. 楊國賜(1982)三民主義教育政策的演變及其績效。師大三民主義學報。6:125-156。
. 楊國賜(1982)進步主義與教育。國教世紀。18:3-5。
. 楊國賜(1981)我國國語運動之發展及其重要政策。社教系刊。十期。
. 楊國賜(1981)推展我國成人教育的途徑。教育資料集刊。6:435:455。
. 楊國賜(1980)教育革新的理論架構。臺灣教育。354:17-26。
. 楊國賜(1980)推展我國成人教育應循的途徑。中等教育。31:11-18。
. 楊國賜(1980)英美教師進修制度的改革動向。臺灣教育。342:14-21。
. 楊國賜(1980)民主教育理念及其加強之道。臺灣教育。353:29-37。
. 楊國賜(1979)英美教師進修制度的改革動向。臺灣教育。342:14-21。
. 楊國賜(1979)出席世界教師組織一九七八代表大會報告。 臺灣教育。341:53-58。
. 楊國賜(1978)人口膨脹與教育問題。臺灣教育。329:67-69。
. 楊國賜(1978)展望我國社會教育發展的方向。臺灣教育。330:7-11。
. 楊國賜(1978)美國進步主義教育哲學思想探源。師友。133:18-26。
. 楊國賜(1978)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動向。臺灣教育 328:48-51。
. 楊國賜(1977)我國社會教育的改革動向。中等教育。28:22-29。
. 楊國賜(1977)比較教育方法論論著目錄提要。臺灣教育。323-324:28-32,18-24。
. 楊國賜(1977)教育系統計劃模式之研究。中山學術文化集刊。19:383-408。
. 楊國賜(1976)倪爾教育思想述要。臺灣教育。305:25-29。
. 楊國賜(1976)比較教育的歷史與文化模式研究法。師友。110-111:6-9,20-23。
. 楊國賜(1975)社會運動及其方法。社教系刊。三期。
. 楊國賜(1975)淺述環境教育。健康教育。35:4-6。
. 楊國賜(1975)世界主要國家教育制度改革的動向兼論我國教育制度的 改進。師 友。95:20-25。
. 楊國賜(1974)社會研究的分類、評鑑與利用。社教系刊。二期。
. 楊國賜(1971)當代美國進步主義與精粹主義教育思想之比較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3:595-604。
. 楊國賜(1971)當代美國精粹主義學派的教育原理。新時代。11:6-7:37-38。
. 楊國賜(1964)西洋圖書分類發展簡述。社會教育。第十八期。
. 楊國賜譯(1963)中國近代圖書館發展簡史。東海大學圖書館學報。第五期。
研討會論文
.黃莉雯、楊國賜(2017)。從現代美學觀點探討幼兒園美感領域課程設計。2017 稻江國際學術研討會。民國 106 年 12 月 2 日。
.楊國賜(2004)提升大學學術研究水準的修件與策略。 中日高等教育改革研討會。淡江大學。民國 93 年 12 月 10 日。
. 楊國賜(2004)大學國際化的挑戰與願景,「全球華人高等教育學術交流 之契機與 展望研討會」專題演講。輔仁大學。93 年 12 月 17 日。
. 楊國賜(2004)如何使高等院校內部運行機制更有效。2004 海峽兩岸 科學技術研討 會暨大學院系長論壇。主辦單位:大陸山東石油大學。 民國 93 年 10 月17 日。
. 楊國賜(2004)當前台灣高等教育政策與未來發展動向。21 世紀台海兩岸 高等教育 政策改革研討會。主辦單位:暨南大學。民國 93 年 10 月 9 日。
. 楊國賜(2004)如何塑造嘉義大學未來。國立嘉義大學教師技巧研討會。 民國 93 年9 月 17 日
. 楊國賜(2004)師生間的圓融關係。稻江管理學院導師會議專題演講。 民國 93 年 9
月 10 日。
. 楊國賜(2004)終身學習的理念與實踐。委升薦訓練班。 民國 93 年 8 月 23 日。
. 楊國賜(2004)建立學習社會,提昇生活品質。「終身學習提昇服務品質」 講座。 中正紀念堂。民國 93 年 5 月 18 日。
. 楊國賜(2004)提升大學國際競爭力的策略與展望。『91 年度提昇大學 國際競爭力 計畫』成果發表會。主辦單位:教育部。 承辦單位:淡江大學。 民國 93 年 4 月 29 日。
. 楊國賜(2004)新世紀青年應有的思維與準備。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 民國 93 年 4月 26 日。
. 楊國賜(2004)大學院校自我評鑑機制建立。『大學院校評鑑與退場機制』 研討 會。主辦: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承辦:中國醫藥大學。 民國 93 年 4 月 23 日。
. 楊國賜(2004)跨部門合作與協調。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管理研習營第 14 期 簡任 10-11 職等研習班。民國 93 年 4 月 16 日。
. 楊國賜(2004)新世紀青年應有的思維與準備。致遠管理學院。 民國 93 年 4 月 13日。
. 楊國賜(2004)新世紀青年應有的思維與準備。開南技術學院。 民國 93 年 4 月 9日。
. 楊國賜(2004)我國當前教育改革之動向。中山思想與人文社會科學學術 研討會。 主辦:吳鳳技術學院。民國 93 年 4 月 8 日。
. 楊國賜(2004)新世紀青年應有之思維與準備。主辦:國家政策研究會。民國 93 年 2 月 27 日
. 楊國賜(2004)新世紀臺灣家庭教育的展望。21 世紀的親職教育兩岸家庭教育學術 研討會。民國 93 年 2 月 19 日。
. 楊國賜(2004)談高等教育問題與對策。92 學年度大學校長會議。 民國 93 年 2 月13 日。
. 楊國賜(2004)大學整併理念與經驗談。國防部人力司軍事教育處基礎院校 調併規 劃組職前訓練專題演講。民國 93 年 1 月 8 日。
. 楊國賜(2003)我國大學自我評鑑機制與運作之探討。私校自我評鑑機制 研討會專 題演講。主辦:高雄醫學大學、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民國 92 年 12 月 30 日。
. 楊國賜(2003)WTO 入會後對於教育的衝擊。加入 WTO 後兩岸教育改革 主要動向 及其因應策略--兩岸青年學者論壇國際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 國立暨南大學。民國 92 年 10 月 18 日。
. 楊國賜(2003)從“好”的理念促進學校、家庭與社會的良好互動。 國立嘉義啟智學 校「全國特教校長及行政會議會議專題演講」。 民國 92 年 8 月 28 日。
. 楊國賜(2003)提昇大學教育品質,增進國際競爭力。國立成功大學 92 年 新任暨卸 任主管及秘書研習暨聯席活動專題演講。民國 92 年 7 月 30 日。
. 楊國賜(2003)提昇大學教育品質,增進國際競爭力。淡江大學『大學院校 品質指 標建立之理論與實際』學術研討會議專題演講。民國 92 年 3 月 7 日。
. 楊國賜(2002)新世紀對高等技職校院的衝擊與因應策略。中台醫護技術學院「技 職教育的前瞻與發展」學術研討會。民國 91 年 12 月 5 日。
. 楊國賜、王如哲(2002)我國高等教育的分類-一項實證調查之分析「推動 高等教 育整合與提升高等教育競爭力」學術研討會論文。91 年 11 月 1~2 日。
. 楊國賜(2002)我國高等教育的分類與定位。九十一學年度全國技專校院校長會議 專題演講
. 楊國賜(2002)創造生命的價值。第四屆生命教育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 大同商專(一)1-7。
. Kuo-Shih Yang. 2002. Promoting Strategies of Lifelong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 Australia Taiwan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Adelaide , 7-9 April 2002
. Kuo-Shih Yang. 2001. Educational Reform and Globalization. Keynote address, Com-parative Education Society of Asia. Year 2001 Conference, Taipei , 13-15 November,2001.
. 楊國賜(1997)中華民國終身教育法制實施途徑。中日終身教育學術研討會 論文。29-41。
. Kuo-Shih Yang. 1998. Education Reform and Globaliz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 Keynote Speech. The 2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Peace.
. Kuo-Shih Yang. 1997. Promoting Lifelong Education and Establishing A Learning So-ciety Policy and Implementation in Chines Taipei . Keynote Speech Lifelong Learning Conference November 7-10, 1997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Industrial Technology.
. 楊國賜(1987)成人教育學的發展及其理論基礎。明德基金會主辦「邁向二十一世 紀的教育」國際性學術研討會論文。
. Kuo-Shih Yang. 1981. The Impact of John Dewey’s Progressivism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Education. R.O.C. & U.S.A.: 1911-198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me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 231-265.